2023-03-25 375
要点一:厘清了直播产业链中的各个主体在《广告法》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通过互联网直播方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构成商业广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和义务,并且列举了各种情形下的直播人属于《广告法》意义上的对应主体。
因此,如果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主播,直播带的又是自己参与投资的供应链产品,或者是自播的店播,都有可能同时满足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言人这四种主体,即需要承担《广告法》中所有主体应当要承担的全部责任。
要点二:禁止变相发布“三品一械”广告的相关规定,严控“种草”
《办法》第七条对于近年来三令五申强调的“三品一械”(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要求是“应当在发布前由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并且“对须经审查的互联网广告,应当严格按照审查通过的内容发布,不得剪辑、拼接、修改。已经审查通过的广告内容需要改动的,应当重新申请广告审查。”
此外,《办法》还明确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三品一械”广告;对于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三品一械”的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联系方式、购物链接等内容。如果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还需要显著标明“广告”,而不能再进行“隐形种草”。
要点三:接广告必须建档立制,保存时间不少于广告发布完后三年
《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直播间的运营者和营销人员应当建立、健全和实施互联网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具体包括:
1、查验并登记商家的真实身份【包括名称(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身份证件号码)等】、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等,建立广告档案并定期查验更新,记录、保存广告活动的有关电子数据,保存时间自广告发布行为终了之日起不少于三年;
2、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对内容不符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更不得发布;
3、配备熟悉广告法律法规的广告审核人员或者设立广告审核机构;
4、应当依法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的互联网广告行业调查,及时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资料。
要点四:直播运营机构及主播有核对下一级链接的义务
《本法》第十八条属于新增内容,要求“发布含有链接的互联网广告,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应当核对下一级链接中与前端广告相关的广告内容”。这就是将商家、运营机构和主播都串联到了一起,即如果在直播或是段视频发布的过程中,但凡是有链接产生的,都应当确保下一级链接和前段广告之间的全部内容合规,再也不能相互推诿了。根据《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如果运营机构(广告经营者)、主播(发布者)未对广告内容进行核对的,就要依据《广告法》第六十条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如果机构或主播能够证明其已履行核对义务、采取措施防止链接的广告内容被篡改,并提供违法广告活动主体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但广告主,也就是商家就无法适用前述的特别规定了。
《广告法》第六十条第一款 违反本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管理制度的,或者未对广告内容进行核对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要点五:进一步明确和扩大具有管辖权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办法》第二十条明确了,由广告发布者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辖对违法互联网广告实施行政处罚;广告发布者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辖异地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代言人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有困难的,还可以将违法情况移送其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广告代言人为自然人的,为广告代言人提供经纪服务的机构所在地、广告代言人户籍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其所在地。广告主所在地、广告经营者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先行发现违法线索或者收到投诉、举报的,也可以进行管辖。对广告主自行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由广告主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辖。
可见一个主体出现广告违规,很可能有3、4个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拥有管辖权,大大降低了区域间推诿扯皮的可能性,加大了执法的力度。
其实早在《办法》实施前的那个五月,也就是在2021年5月25日起施行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中也有很多值得直播人注意的要点,也就在此一并提示。
主播不得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影响他人及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场所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
运营机构、主播应当加强直播间管理,在下列重点环节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含有违法和不良信息,不得以暗示等方式误导用户:
(一)直播间运营者账号名称、头像、简介;
(二)直播间标题、封面;
(三)直播间布景、道具、商品展示;
(四)直播营销人员着装、形象;
(五)其他易引起用户关注的重点环节。
总之,对于直播行业的合规监管越来越严格,直播人都应当加强合规意识,完善合规流程,因为合规的标准已经不再是“及格线”,而是“生死线”了。
本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