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7 199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进步、智能手机的便捷性、用户碎片化使用习惯、快速的传播速度以及高度互动性等特点,短视频行业近年来迅速兴起。2024年短视频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1)[市场规模]2023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4年底将增长至4200亿元人民币;
(2)[用户规模] 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占网民整体的95.5%。到2024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预计将超过11亿人;
(3)[用户使用率]截至2023年6月,我国短视频网民使用率达到95.2%,预计到2024年12月,将增至96%。
以上数据展示了2024年中国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概况,体现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和行业的快速增长,也深刻凸显了短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
当前各大短视频平台的用户通常都习惯于在短视频中融入背景音乐,虽然这些音乐不是视频的核心内容,但它们能在无形中增强用户的感官体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灵魂角色。然而,由于版权意识薄弱、平台自我监管不足、缺乏有效的规范体系和监管机制等因素,短视频平台上音乐版权侵权事件屡屡发生,早在2019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受理过一个著名的案例。
2019年,北京音未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音未公司”)因认为短视频品牌“papitube”旗下自媒体账号“Bigger研究所”所发布视频使用的背景音乐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将“papitube”的经营管理者北京春雨听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听雷公司”)和徐州自由自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由公司”)起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企业工商信息显示,听雷公司是自由自在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知名视频博主papi酱(姜逸磊)持有自由自在公司30%的股份),请求判令其停止在所有平台上传播该视频,并索赔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25万余元。
同年7月2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此案。音未公司声称,作为一家专业的音乐版权授权和定制服务公司,其在2019年3月19日获得了日本唱片公司Lullatone,lnc.对音乐作品《Walking On the Sidewalk》合法授权的独家使用权和维权权利。音未公司发现,“papitube”未经授权,亦未支付费用,擅自使用音乐作品《Walking On the Sidewalk》作为背景音乐制作了名为“20180804期2018最强国产手机大测评”的商业推广短视频,并通过自媒体账号“Bigger研究所第一季”在酷燃视频上传播,该视频播放量接近600万次。
音未公司认为,“papitube”的运营方作为制作和运营原创短视频的专门机构,擅自使用音乐作品《Walking On the Sidewalk》制作并广泛传播侵权视频的行为获得了巨额经济利益。因此,音未公司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停止在酷燃视频及所有平台上传播含有上述音乐的视频“20180804期2018最强国产手机大测评”,并连带赔偿音未公司经济损失20万元及合理费用5.7万余元。
该案例涉及的主体较为知名,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事实上,在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诸多短视频平台上,音乐作品版权侵权的情况频频出现,且许多或大或小的未被发现、未有纠纷的侵权案件还未暴露出来。其中,侵权的主观方面原因主要为版权保护意识淡薄、抱有侥幸心理和存在认知误区这三种。
(一)版权保护意识淡薄
许多人对音乐版权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常常是无意中使用了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或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可能构成侵权的情况下,将这些音乐作品作为短视频内容或背景音乐的一部分。短视频的传播速度迅捷,仅需动动手指通过简单的点击操作即可完成。而且即使不是视频的原创者,也能够轻松对视频进行转发和扩散,因此很有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严重侵犯了音乐版权。对于音乐创作者或版权持有者而言,辛苦创作、合法获得的音乐作品在短时间内被他人轻而易举地盗取,无疑像是迎头浇来一盆冷水。
在短视频领域,除了那些对音乐版权保护意识淡薄的人群外,还有一部分人的行为是受到侥幸心理的强烈驱使。他们明明清楚地意识到周围普遍存在的“剽窃”和“侵权”现象,却往往出于“法难责众”的心态,认为既然他人侵权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惩处,自己效仿也不会有事。这种“有便宜不占是傻瓜”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侵权行为的蔓延,导致短视频音乐作品侵权现象日益频繁、普遍和严重化,不仅对音乐创作者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也破坏了整个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环境。可以说,加强版权意识,提高侵权的法律成本,对于保护音乐创作者、版权方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另外,有的短视频制作者虽然具有基本的版权保护意识,但对于版权的具体细节和适用范围仍然存在一些认知上的盲点和模糊区域。例如,他们可能误以为只要支付了某个音乐应用程序的会员费用,就能够随意使用该平台上的所有音乐资源,而没有意识到,基于不同音乐作品可能涉及的复杂版权问题,即使成为了会员,某些音乐作品的使用权仍然受限,尤其是当这些作品被用于商业用途时,往往需要额外的授权许可。对于音乐版权有关规定的认知误区导致他们在无意中侵犯音乐版权而不自知。因此,即便是那些有一定版权意识的用户,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音乐版权法规的深入了解,避免因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侵权行为。
无论是保护自己短视频作品的版权,还是确保在创作视频时不侵害他人的版权,这都是每个短视频创作者务必重视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相关法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五款:
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条:
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
简单来说,无论个人还是团体,如果想要在互联网上向大众传播他人的创作成果、演出活动或录制的音视频内容,应当先获得原创作者或版权持有人的明确授权,并为此支付相应的费用。进一步说,如果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没有获得相应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将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表演或录音录像制品上传至网络供公众访问,这种行为将被视为构成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这意味着,任何未经版权所有者同意而在网络上传播其作品的行为,都可能面临法律上的责任追究。
本文针对短视频应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音乐版权侵权风险,提供一个侵权风险判断准则及五个常见问题的解答,以供大家借鉴。
个人用途:如果音乐作品的使用仅限于非公开传播且未产生广泛影响,通常不会构成侵权;
商业用途:一旦音乐作品被用于公开传播,无论影响范围大小,都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此外,随着粉丝数量的增长,当个人从一个普通用户转变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红或流量主时,原本被视为个人用途的音乐使用行为,可能转变为具有商业性质的音乐使用行为,从而导致侵权风险上升。
1、利用平台供应的音乐素材会侵犯版权吗?
各短视频平台通常为用户提供自带的音乐库,用户可以从中选取音乐作为自己视频的背景音乐,并将这些音乐与视频内容合并后上传至平台。
(1)若由个人上传视频,且视频内容不以商业营利为目的,同时使用的背景音乐来自短视频平台的音乐库,那么一旦发生音乐版权侵权问题,平台将承担相应责任,个人无需担心承担侵权责任。
(以抖音平台为例)
(2)若视频由专业机构上传,通常涉及商业目的,如果使用了平台提供的音乐库中的音乐,则存在较大版权侵权风险。根据搜索结果,2018年9月,国家版权局约谈了包括抖音在内的15家短视频平台企业,要求其针对版权问题进行了整改。在此次约谈中,抖音累计清理了存在版权争议的27231条视频和8921个音频,并封禁了15234个具有版权争议的账户。
国家版权局这一行动体现了对版权保护的坚定立场,同时释放了一种保护原创内容,维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信号。这不仅是对法律的尊重,也是对文化创新和知识产权价值的认可。
2、付费下载的音乐,能否用于短视频?
尽管用户在音乐平台上为下载音乐作品支付了费用,其获得的权限仅限于个人收听和欣赏该音乐,而并未获得该音乐的版权。音乐的著作权仍归版权方所有,若未经授权便用于短视频,将构成侵权行为。
3、通过版权网站购买的音乐是否可以放心使用?
主动购买版权音乐可以显著降低侵权风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从音乐版权网站购买的音乐实际上是一种有限期限和有限范围内的使用权。购买者只能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使用购买版权的音乐作品,超出约定范围使用则存在侵权风险。
(图源来自网络)
总而言之,大家在从版权机构或音乐网站购买音乐版权时,务必要了解清楚所授予使用权限的时间和范围。
4、使用音乐片段是否构成侵权?
未经版权方明确许可,擅自在产品宣传视频、企业宣传视频等中使用其音乐作品,哪怕只有仅仅几秒钟,通常也被视为侵权行为。因此,在使用他人作品前应尽量获得合法授权,以避免法律风险。
5、短视频音乐侵权的法律后果严重吗?
侵犯著作权可能会面临停止侵权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公开道歉、支付赔偿金等民事责任。
侵权的歌曲知名度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侵权行为的性质越严重,相应的赔偿金额也越高。法院通常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来确定,如果实际损失无法确定,法院则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判决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短视频领域的音乐版权问题只是知识产权领域问题的冰山一角,而重视包括音乐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问题,不仅是促进文化产业繁荣的催化剂,更是加强经济发展脉动的强劲引擎。作为短视频平台用户,适当加强对音乐版权知识的了解,保护自己的作品版权和尊重他人版权同样关键。让我们共同提高意识产权保护意识,一起改善短视频创作环境,维护音乐作品创作者、版权方的权益的同时,有效规避音乐版权侵权风险,让创意工作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