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观点

【诚如漫谈】玩家视角下的游戏法律问题

2023-06-02 443

我是一位律师,也是一名资深游戏玩家,我由经典的RTS老游戏玩起,玩到《使命召唤》系列、《战地》系列等大作,再到主玩几个慢节奏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在享受近万小时的美好游戏时光同时,我也遇见了很多游戏玩家会碰到的法律问题,不少让我感到不快,甚至受到了损失。现在就几个曾经碰到过的问题,以我的游戏经验和现行法律法规、判例,对这些问题作简单讨论——

 

一、未成年人充值游戏

未成年人充值,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2009年,就有国家文件要求游戏公司实施实名制账号,规范未成年人账号消费等措施。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当时的实名制措施非常简陋,简陋到我这种中学生都能通过“上网查询互联网上公开的身份证号码”直接进行注册这一方式径直绕过限制;当时也有同学家长联系运营商要求退还钱款,但因账号实名注册身份不一致、消费时已有告知等,未能成功退还。自2018年开始,国家开始严格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并禁止未成年人大额充值消费。综合现有的法律、规章,未成年人充值游戏,钱款退还有这几个要点:1、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无尽到法定监护义务;2、游戏运营商是否有建立完善的未成年监管措施;3、有无足够证据证明充值行为确为未成年人所为。

近年已有大量关于未成年人充值的判例。在广州越秀区法院审理的刘某与广州某信息技术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中,刘某及其被监护人刘某2诉请广州某信息技术公司退还因未追认的未成年人充值获取的充值款若干;法院认为该案的争议焦点为:一、案涉注册、充值行为是否为刘某2所为;二、如果案涉注册、充值行为确为刘某2所为,公司应如何承担责任。针对第一点,法院综合了以下几点做出判断:1、该账号在非工作时间短时间多次大额充值,与未成年人常见娱乐时间、充值方式相符,与正常成年人充值方式有较大出入;2、该账号ID较为年轻化,不符合监护人本人年龄;3、充值后取得的虚拟货币,用作购买会员服务。综合以上几点,法院认为“案涉的充值账户为刘某2使用刘某的个人信息注册登录,并使用刘某的支付宝账户进行支付充值的可能性较大”,继而认定依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七条(现《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广州某信息技术公司需退还相应充值款。但在退还的金额上,法院认为,监护人刘某以自己的身份信息注册账户、绑定消费账户,却没有妥善保管,致使未成年人刘某2沉迷游戏并大额充值,在发现后也未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制止,对损失的发生有明显的重大过错。基于此事实,法院判决广州某信息技术公司返还刘某三分之一的充值金额。本案中,出现前述未成年人充值的两个要点:监护人有无尽监护义务、是否确为未成年人所为。

而在黄某与浙江某网络公司合同、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中,黄某以充值行为是其被监护人所为要求退还充值款。但本案审理法院认为,案涉充值行为“是否确为未成年人所为”,存在疑点;1、充值行为多发生在凌晨十一点至凌晨三点间,年仅5岁的未成年人不应当有能力在该时间点使用监护人的手机进行充值和游戏;2、该账号在游戏内聊天程序中多使用成年人词汇;3、黄某在向浙江某网络公司申诉退款时,理由曾从“因充值导致与妻子不和”变更为“未成年人充值”。据此,法院认定该充值行为不能排除是由黄某,即成年人所为,充值款不应当退还。

对于以上二案,需作特别提醒:未成年人充值钱款游戏公司应当退还,是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监护人在发现后应当及时要求退款或直接进行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但成年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充值之后反悔,试图以“未成年人充值”的理由起诉要求退还,可能构成虚假诉讼行为,更严重的可能涉及刑事诈骗,切勿轻信他人“指点”以身试法。

 

二、RMT行为

RMT(Real Money Trading)行为,即真实货币交易,是将虚拟货币通过各种方式兑换为真实货币的行为。真实货币与虚拟货币相对,以我现在主玩的游戏《World Of Tanks》欧服为例,真实货币即为人民币、欧元、卢布等现实货币,虚拟货币为该游戏稀缺资源“债券”。一般游戏都会有EULA条款,即终端用户许可协议,其中会有对RMT行为的专门规定,《World Of Tanks》EULA中就明确约定:不得使用真实货币交易、兑换或以其他方式获取本游戏虚拟货币、虚拟资产等。我作为在该游戏的资深玩家,也曾因游戏水平上佳,参与过几次RMT,根据我的了解,《World Of Tanks》欧服主要的RMT方式主要有两种:1、代练,即出卖该玩家的时间、体力,按时薪收费,帮助其他玩家“打怪升级”,这是比较基础的RMT方式,很广泛,但收益较少;2、组队参与“领土战”,即玩家有获取稀缺虚拟货币的需求,联系一些顶级水平的玩家“下单”,支付一定真实货币后这些玩家会在领队的招募下组成队伍,登录他人账号参与“领土战”,以超出一般队伍的效率获取大量稀缺虚拟货币,这是该游戏的进阶RMT方式。以上两种方式,游戏运营商均明文禁止,并在接收举报或通过技术手段查证后会实施暂时封停、封停账号、回档等处罚。

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对玩家群体实施的RMT行为进行明文规定,仅有已失效但未更新的部门规章《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第九条:“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不得向用户提供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兑换法定货币或者实物的服务,但是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终止提供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以法定货币方式或者用户接受的其他方式退还用户尚未使用的虚拟货币的情况除外。”该条款对游戏运营商自身实施的RMT行为有约束。故本文不对RMT行为是否合法、道德作出评述,在此只讨论RMT行为的判定和玩家诉请解封两点。

对RMT行为的判定,通常是由游戏运营商自行判定,判定标准、判罚证据等一般不向玩家个人或所有玩家公开,而这一流程不存在公示、监督机制,极容易侵犯玩家合法权利,非常好地体现“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滋生腐败”这一定律。判定RMT行为后多伴封号、回档等处罚,这些处罚措施会直接限制或永久性地令玩家丧失其享有的游戏服务权利,即无法使用其花费真实货币获取的虚拟道具、虚拟人物或其他虚拟资产,这显然是对玩家财产权利的侵犯。游戏运营商不能以不充足的证据和主观推论即限制、排除玩家花费真实货币获取的游戏财产、游戏权利。

在2012至2015年间,军团社交非常发达的蛋人飞行模拟游戏EVE(星战前夜晨曦),就发生多起游戏运营商以RMT理由封号后,玩家诉至法院的纠纷。这些纠纷多以游戏运营商败诉,解封、赔款告终。根本原因在于,游戏运营商未能提供足以说服法院的证据以证明玩家确实违反EULA约定,实施了RMT行为。例如2014年上海某法院审理的汤某诉上海某游戏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认为:1、被告提供证据显示网络登录IP标识一致,以证明案涉账号为一人控制,该证据无法被采信,因不能排除公用网络或公用电脑在不同时间段由不同个人使用、登录;2、被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游戏虚拟财产的获取直接关联现实货币的获取;3、被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个人淘宝网店以人民币为对价出售的EVE游戏虚拟财产与原告有直接关联。最后,法院还表示:“游戏公司在尚无确凿证据证明汤某有违约行为的情况下即对汤某作出账号永久封禁的处罚,显然有误,应予纠正。”由此可以看出,游戏运营商因其立场(RMT行为影响运营商利润),天然不可能做到以确凿证据作出处罚,多采主观推论的方式,有初步证据或具有一定可信度的举报信息,即作出处罚。这很可能因证明力要求低、证据链条松散而造成许多“冤假错案”,我在游玩《World Of Tanks》欧服时,也曾因为使用游戏加速器造成代理服务器IP相似而被游戏运营商认为存在共享账号、RMT行为而被封禁账号;由这种方式组成的证据链条,均无法满足我国民事法律规定中要求的“高度盖然性”标准,不能真实地反映事实情况。因此游戏运营商在该行为中很可能存在违反服务合同约定,违约封禁了玩家的游戏账号,对玩家造成严重损失,应当解封、赔偿。

在此特别提醒:游戏玩家应当对自身的合法权利有基础认识,在账户遭到封禁时,应当主动采取向游戏运营商申诉、向监管部门投诉或直接向法院起诉等措施。游戏运营商一般不会掌握有确凿证据来支持其观点,玩家可以主动出击,积极维护自身权利。从游戏运营商的视角看,维护游戏内经济秩序、保障公平游戏环境是积极运营游戏必需的措施,但在封禁、限制登录和回档等处罚措施作出之前,运营商还应当正视玩家权利,注意法律风险,合理合法地维护游戏环境。

 

三、境外游戏风险

众所周知,因为国内游戏行业环境、开发环境、游戏版号等原因,大多数制作精良的联机、单机游戏均由境外游戏运营商于境外服务器运营;玩家可以通过直连或使用代理服务器等方式注册、游玩这些游戏,还可以使用人民币消费。但在享受国外3A大作的同时,玩家也应当注意到一些现下无法解决的风险点,对此有所预期,做到心中有数:1、消费退款风险。许多游戏平台都会有明确的退款政策,与国内网购的“七天无理由退货”类似,游戏时间不足两小时、购买不超过十四天等理由是可以获得游戏平台退款的,但我在Wargaming平台、GaiJin Entertainment平台等处都遇见过以没有退款政策或人民币消费无法退还等理由拒绝合理退款的场景;2、“锁区”风险。因为地区政策或游戏运营商自身意识形态原因,玩家已经购买的游戏可能会突然被运营商锁定,无法打开游玩,也无法退款;3、未成年人充值。境外游戏平台,大多没有设置类似国内实名制认证机制,例如《World Of Tanks》欧服,简单填写邮箱就可以注册游玩,使用真实货币消费时,只需单纯勾选“我确认我已满18周岁”选项即可,完全没有对未成年人充值的限制措施,退款更无从谈起;4、付费游戏内容随意变更。还是以《World Of Tanks》欧服为例,我曾花费人民币298元购买游戏内虚拟车辆59式的永久使用权,而愿意消费的原因是该车辆的游戏性能强大,能够提供良好的游戏体验;但游戏运营商之后以游戏平衡性调整为由,将该车辆的性能进行了大幅度的削弱,导致我无法获取在消费时可以享受到的游戏体验,这显然是违反合同约定的违约行为,运营商未能向我提供相应的服务,即预期的良好游戏体验。

境外游戏不同于国内游戏有国家机关强力监管,它们不受国内法律约束,甚至许多运营商将机构设置在法律不完善的离岸岛屿或地区,广大游戏玩家在游玩境外游戏时,还需多注意保护自身权利,尽可能规避风险。

 

四、结语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游戏玩家在法律角度下对一些常见问题的简单思考,还有如游戏停服补偿、代理商变更补偿、社区论坛纠纷、境外游戏种族歧视等问题,因篇幅限制未能在此探讨。游戏玩家作为个人,很难与游戏运营商、游戏平台等大型企业直接对抗,但在国内法治环境积极改善的环境下,玩家仍然应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维护自身权利,遏制运营商的逐利行为。最后,祝广大游戏玩家每次打开游戏,都能在游戏中收获快乐与美好。

免责(无图片).png

本期供稿

undefined